黃大仙祠內從心苑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9:00至下午4:30;
其它地方于每日上午7:00至下午5:30免費開放,供善信參拜。
香港嗇色園黃大仙祠是香港著名的廟宇,黃大仙祠又名嗇色園,建于1945,是香港九龍有名的勝跡之一,是香港最著名的廟宇之一,在本港及海外享負盛名。據傳說,黃大仙又名赤松仙子,以行醫濟世為懷而廣為人知。相傳祠內所供奉的黃大仙是“有求必應”的,他的簽文十分靈驗。此外,該祠是香港唯一一所可以舉行道教婚禮的道教廟宇。
香港黃大仙祠的歷史背景:
據祠內的《赤松子自述》記載,黃大仙原名黃初平,約公元328年生于浙江省金華縣蘭溪市,15歲開始學道,不食人間煙火,40年后,他的兄弟到山中尋找他時,見他能指石變羊,妙臻神境。從此,兄弟倆一起修煉,雙雙成仙。由于他隱居赤松山,故又稱“赤松仙子”。
20世紀初,道長梁仁庵等人從廣東西樵山普慶祖壇奉接赤松仙子寶像來港。最初,他們在灣仔開壇闡教,奉拜赤松仙子。1921年,經仙人指點,他們選取了九龍獅子山下的龍翔道建祠。后來,信眾漸多,香火日益鼎盛,成為香港著名的廟宇之一。據說黃大仙“有求必應”,簽文尤其靈驗。不少善信于農歷新年大年初一爭相搶頭香,成為城中的賀歲習俗之一。
黃大仙祠的相關活動:黃大仙祠是香港最著名的廟宇之一,在本港及海外享負盛名。黃大仙,又名赤松仙子,以行醫濟世為懷而廣為人知,故得后人建祠供奉。黃大仙祠在1966年從廣州遷到九龍,主要可分成兩部份,大殿及從心苑及九龍壁花園,相傳祠內所供奉的黃大仙是“有求必應”的,所以香火十分鼎盛。 節慶在每年農歷年底及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有大量善信前往黃大仙祠,為過去一年酬謝神恩及為未來一年求神庇佑。每年農歷八月二十三日是黃大仙師寶誕,所有黃大仙的弟子、嘉賓都會于正午時份聚集于祠內的主殿參與祭祀活動,場面熱鬧。順帶一提,黃大仙祠是香港現時唯一一所可以舉行道教婚禮的道教廟宇,湊巧的話,說不定可以一睹道教婚禮的過程。
黃大仙祠參拜:祠廟入口處,通常會有很多售賣香燭生果的攤子,香燭大約十元一扎,生果售十多元數個,價錢相宜。上香時,應雙手合拜,然后以左手上香,這是代表對神祇的尊重,而香的數目則以一支或三支為吉。
黃大仙祠求簽:據說黃大仙的簽文十分靈驗,所以許多善信都遠道而來一求指點迷津。游人可于正殿旁取得簽筒,內有一百根竹枝,分別編上1-100之數,每問一事,以搖簽筒直至其中一竹簽跌出為止,看其數字作取簽紙,簽紙上之經文即為大仙回應。而廟祠旁的兩層建筑物則是解簽之地,內有很多專業解簽相士為設解簽服務,價錢約每支簽大約$20至$30。
旅游時間:
在每年農歷年底及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有大量善信前往黃大仙祠,為過去一年酬謝神恩及為未來一年求神庇佑。每年農歷八月二十三日是黃大仙師寶誕,所有黃大仙的弟子會于正午時份聚集于祠內的主殿參與祭祀活動。每年農歷八月廿三日是黃大仙寶誕,年年黃大仙誕都會很隆重,很多社會名流都去參加。每年,黃大仙預言亦非常準確,有口皆碑。所以,若問前程,趨吉避兇,到大仙廟上頭炷香,會是不錯的選擇。每逢年三十晚,很多名善信帶著香燭祭品,你擠我擁,到黃大仙廟霸頭位,爭上頭炷香,取其好意頭,來年可以事事順境,得心應手,衰運也轉為好運,求簽問卜是香港地道農歷文化。
黃大仙廟的祭拜路線:
黃大仙廟的建筑布局是按照1937年黃大仙殿前占卦,嚴格根據五行八卦原理設計而成的:飛鶯臺(銅亭) 屬金、經堂屬木、玉液池屬水、盂香亭屬火、照壁屬土。所以作為游客一般都是從黃大仙大殿開始祭拜起,求簽卜卦也是在大殿前進行,其余供奉諸神的殿堂都比較小,香火比黃大仙殿弱很多。
祭拜黃大仙必備之物:
在廟宇中到處都有提示,黃大仙日常參拜主要是“五供”:香、花、燈、水、果。香港人相信只要獻上香或供奉花,便能得到黃大仙的注意,祈求所愿必能實現。另外,工作人員介紹說,清水也是上佳的供品,因為道法自然,他們提倡節約能源、把寶貴而有限的資源用于其他地方;至于香的數目,“1”“3”這樣的單數是最合適的。
注意事項:
1、首先確認有香、花或者水這樣的供品,在求簽之前供上;
2、內心平靜,內心默念你需要問的事情;
3、從大殿旁取簽,跪地求簽;
4、擲筊(jiǎo)3次,每次都需要一正一反為有效。如果擲筊不成,還需要繼續求新簽。
黃大仙廟求簽是免費的,只需到大殿左側的小屋子直接借取。95%以上的求簽者均跪地,少數觀光客也有站在殿前求簽的,不過據說站著求簽的人,很難擲得有效的筊,當然也求不出一根簽來。當然這是一種說法,無從考證,各位網友如果有機會去,可以當場試驗一下。
其他特別注意事項:
1、小心防竊:黃大仙廟地處香港的郊區,各色人都會有,大家一定要小心提防;
2、多問多聽:除了提示大家,關于解簽和香火錢一定要多問,到了任何一樁廟宇,各位朋友也請務必找相關工作人員咨詢祭拜的信息;
3、算命街的禁忌:簽文和一些關于命理分析的問題,一定不能寫在白紙上,在師傅解答之后要封存在紅色的紙包里,香港人稱之為討個好彩頭。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