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共和國擁有古老的波希米亞文化風情>
<似乎直銷業眷戀這個浪漫歐洲中部內陸國家——捷克>
布拉格是捷克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位于該國的中波希米亞州、伏爾塔瓦河流域。該市地處歐洲大陸的中心,在交通上一向擁有重要地位,與周邊國家的聯系也相當密切(特別是在地理上恰好介于柏林與維也納這2個德語國家的首都中間)。
布拉格(Prague)來自德語,意為“門檻”,當地稱它為布拉哈,有一說為:其原因是伏爾塔瓦河在這里流經一個暗礁,水流湍急,酷似越過一個門檻。還有這樣一個傳說:古時開始建設城市時,建筑師來到這里勘察,他遇見一個老人,正在鋸木做門檻,做得異常認真、仔細,建筑師深受感動,城市建成之后,便命名為布拉格。
童話般的布拉格城
2006年3月,布拉格的面積為496 平方千米,人口為118.3萬。位于歐亞大陸中心,跨伏爾塔瓦河布兩岸。地形波狀起伏,最低點海拔190米,最高點海拔380米。氣候為典型的中部大陸型。7月平均氣溫19.5℃, 1月-0.5℃。年降水量約500毫米。
布拉格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也是有名的音樂之都,幾乎每天都有音樂會在這里上演,每年5月12日開始舉行的為期3周的音樂布拉格春季音樂節吸引著無數的游客前來欣賞。這也是一個文學氣息彌漫的國度,如今仍保存著詩人聶魯達舊居,卡夫卡的墓園,米蘭·昆德拉也以這里為背景寫下了《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伏爾塔瓦河邊喂天鵝
布拉格市內擁有為數眾多的各個歷史時期、各種風格的建筑,其中特別以巴洛克風格和哥特式更占優勢。其建筑給人整體上的觀感是建筑頂部變化特別豐富,并且色彩極為絢麗奪目,號稱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也是全球第一個整座城市被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著名作家韓晗在其代表作《布拉格之夜——一個作家的蜜月札記》中認為,“布拉格是一座有著知識分子擔當的城市”。
尼采說:“當我想以一個詞來表達音樂時,我找到了維也納;而當我想以一個詞來表達神秘時,我只想到了布拉格。”布拉格(Prague)是捷克的首都,是全世界第一個整座城市被指定為世界遺產的城市,有著包括布拉格城堡在內的無數歷史遺產。布拉格歷史悠久,古跡眾多,國家重點保護的歷史文物達2000多處,在舊城區幾乎每條大街小巷都能找到13世紀以來的古老建筑,保持著中世紀的模樣。市內有很多塔式古老的建筑,因此被稱為“百塔之城”,羅馬式、哥德式、巴洛克式、文藝復興式等各種建筑類型給布拉格增添了很多文藝氣質。
布拉格也是歐洲的文化重鎮之一,歷史上曾有音樂、文學等諸多領域眾多杰出人物,如作曲家莫扎特、斯美塔那、德沃夏克,作家萊納·瑪利亞·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弗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瓦茨拉夫·哈維爾(Vaclav Havel 1936~2011)等人在該城進行創作活動,今天該市仍保持了濃郁的文化氣氛,擁有眾多的歌劇院、音樂廳、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電影院等文化機構,以及層出不窮的年度文化活動。
布拉格廣場
臺灣有首歌《布拉格廣場》說的就是這里
一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讓人們知道了昆德拉,隨即知道了他的祖國捷克。捷克,這所文學的家園,今天的童話依然在繼續中。在捷克,城堡固然是布拉格的主角,但也是它的背景,沒有它作為背景,畫面也少了主題。電車很有節奏的在街巷中行駛,街道兩旁盡是風格各異的建筑,一幢連一幢,流光異彩般從車窗閃過。 最漂亮,最奪目的是賣水晶的店鋪;最可愛的是那些賣木偶的店鋪,而熱情的店老板會教你如何操作他們。女巫造型的木偶,穿著黑麻布袍,戴著尖尖帽,騎著掃帚,本應讓人感到恐怖,但這些木偶女巫卻一幅倒霉相,實在滑稽。 出來找到查理大橋上,這是連接古堡和舊城的一座古橋,而橋下就是湍急的伏爾塔納河。查理大橋上最為著名的就是那一尊尊古老的雕塑。橋上游客眾多,加上小販,好不熱鬧。橋兩端是高高的橋塔,在古時起著極其重要的守衛和防御作用。站在橋塔的最高處,整個布拉格城盡展在你眼前了。 布拉格傍晚的舊城廣場熱鬧非凡,在路邊的咖啡館要杯咖啡,就坐在廣場的角落里看著夕陽落山,設計獨特的天文鐘一到整點就會有耶穌十二門徒的木偶輪流出來報時,同時下方的死神還會牽動銅鈴。整個過程以雄雞的鳴叫結束。 入夜的布拉格如同一個精靈的城市。舊式馬車載著好奇的游客穿梭在廣場,馬蹄撞擊著石板路發出清脆的得得聲;城堡的閣樓忽明忽暗閃爍的燈火,仿佛故事里的公主會隨時出現在窗口;酒館里嘈雜的音樂和清脆的玻璃杯的碰撞聲,讓人感到溫暖與親切。此時仿佛置身在中世紀的歐洲,抑或是一個童話的世界,游人會本能地忘卻時間的存在,掉進了時空隧道迷失在布拉格廣場。(由
重慶市旅游網供文
重慶中國旅行社 推薦
重慶周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