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區,重慶市的中心,處處無不繁華喧囂,但唯有走到中山四路,即刻安靜下來,是怕驚擾了那些沉寂于此的民國夢嗎?
中山四路位于重慶市渝中區上清寺,2010年通過激烈的“海選”,被評為“重慶最美一條街”。中山四路陪都歷史文化街區起于上清寺轉盤,止于周恩來紀念銅像廣場,全長約1000米,是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政府所在地,是抗戰文化一條街,代言著重慶的前世今生。
《中山四路》這首歌是重慶本土音樂人李波對于這條老街最溫柔的注解,在網易云音樂里這首歌有這樣一條評論,“中山四路是小學,初中,高中,加起來大概九年光景,是閉著眼睛都能找到的路口與時光。那時我家是72號。”
中山四路二園二館
1937年至1946年間,國民政府行政院等機關設立于此,使中山四路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指揮中心。這條街上歷史遺跡除了中國民主黨派博物館的特園外,還有桂園、周公館、戴公館、張驤公館、國民政府總統府舊址等。
特園
特園是抗日戰爭時期著名愛國民主人士鮮英的公館,位于重慶市上清寺西南角風景秀麗的嘉陵江畔,始建于1931年,占地約二三畝,布局典雅,結構嚴謹,居室寬敞,錯落有致,庭院幽靜。因為鮮英字“特生”,故名其宅為特園。
特園
桂園
桂園位于重慶市渝中區中山四路65號,是原國民黨上將張治中的公館,因院內有兩株桂花樹,桂園因此得名。1945年8月,重慶談判期間,張治中地將此處備作毛澤東在重慶市內辦公會客的地方。桂園是當年毛澤東與周恩來代表共產黨同國民黨代表進行談判和簽訂《國共雙方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的地方。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桂園
周公館
周公館 又名曾家巖50號,位于重慶市渝中區中山四路。1938年冬,中共代表團由武漢遷移重慶后,為便于工作,周恩來同志以個人名義租賃這幢房子,作為中共南方局在市內的一個主要辦公地點。小樓地處街巷盡頭,右側為國民黨軍統局局長戴笠的公館,左側是國民黨警察局派出所;樓房內,中共代表團僅租賃了一、三兩層,二樓的大部分和底層門廳旁的廚房,均為國民黨人居住。
張驤公館
公館位于抗戰陪都時期軍政要員和外國使節密集居住場所上清寺,為國民黨元老張群四弟張驤所有。2003年授予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稱號,現屬渝中區電信局房產。
張驤公館
新文化的融合
中山四路不僅是一個歷史遺跡聚集地,還是一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園區集歷史文化、休閑旅游、文創體驗等于一體。園區由3棟具有古典折衷主義風格的建筑組成,匯集OliverBrown咖啡館、OBHouse烘培坊、卡珀意大利餐廳等時尚文化業態。結合周邊民國時代遺留下來的桂園、周公館、特園、國民政府總統府舊址等人文遺產,構成了獨特的歷史文化創意產業街區風格。
曾家巖城市陽臺
周公館外是一個看似平常的壩子,表面上看平平無奇,走入其中,卻發現整個江北盡收眼底,其視野景觀不亞于洪崖洞,江對面是重慶獨有的層疊街道、嘉陵江在陽光下波光粼粼、輕軌下面呼嘯而過……
曾家巖城市陽臺
老重慶味道
九園包子
走過中山四路的人,大概都會有匆匆到九園買個包子然后又匆匆離開的記憶。如今,“包子燙背”依然口口相傳,而那枚糖包子的滋味是多少老渝中人的心心念念。
喜洋洋
舊時每桌必點的小米排骨、醬油雞、魔芋土雞湯,現在依然亮眼。 開了10多年的老菜館,店面從最初的三室一廳搬遷到馬路對面更大的鋪面,出品和味道還是舊時模樣,老嬢嬢模樣的服務員亦是原班人馬。人均30、40元,吃得滿心歡喜。
坎下土雞湯
開了20年的老店,下得十步似穿時空隧道,抬眼就是舊時光景。
精彩的重慶市內一日游常常會到這處經典之所,歡迎電話咨詢13372680174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