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現在我們每次坐飛機的時候都要經歷特別復雜的安檢程序,特別是新疆地區還有在特殊時期,那個安檢更是復雜,如今那么多道安檢到底有什么歷史緣由呢?大家可知,早在1955年的時候,搭乘飛機是沒有任何的安檢程序的,那個時候簡單又快捷,但是事故也頻發,今天的大小機場安檢那么嚴格、復雜,到底是因為什么呢?各項安檢程序又是如何誕生的?就讓重慶旅游網為您一一揭秘!
機場開始啟用安檢程序
1955年11月1日,美聯航629次航班計劃從丹佛飛往波特蘭。但在起飛后僅僅幾分鐘,一個放置在行李中的炸彈爆炸,機上44人全部遇難。經過美國警方的調查,最終將罪犯鎖定于一名乘客的兒子,他策劃了整個爆炸事件,目的是為了拿到親人的人身保險。
經歷這次慘痛的事件后,各大機場開始陸續執行安檢措施,只不過在那個年代,安檢的程序還非常簡單,一般都是看看包,翻翻口袋什么的,直到后來魔高一尺的時候,機場的安檢程序才變得越來越復雜。
關于脫鞋檢查
2001年12月22日,911事件后的三個月,一名基地恐怖分子打算在巴黎飛往邁阿密的航班上將炸彈引爆,而這個炸彈就藏在他的鞋子里。這名恐怖分子的計劃是這樣的,在登上飛機后,點燃自己的鞋帶引爆炸彈,進而摧毀整個飛機。
但是這名恐怖分子的運氣真是不夠好,先是在登機前因為衣冠不整遭到警方的盤問延誤了登機,而后在第二天坐上非目標航班時,因為空氣太過潮濕致使炸彈受潮,在鞋帶燒干凈后竟然引爆失敗,只把鞋底炸了個窟窿。
自此以后,尤其是歐美國家,如果你的鞋底比較厚,就會被安檢人員要求脫鞋檢查。不要覺得這事麻煩,因為你不知道會不會有人也像他一樣。
手機為什么不能開機呢?
嚴格來說,目前世界上許多航空公司都允許開啟“飛行模式”的手機,但是也有很多航空公司要求乘客必須關機。根據研究,手機信號有可能干擾飛機的雷達系統,導致飛機偏離預定航線,進而產生嚴重的危險。
目前國際上尚無因為手機開機造成嚴重后果的案例,但是希望大家根據航空公司的要求,自覺關閉或將手機調整為飛行模式,安全出行。
安檢開啟金屬探測門
飛機安檢的第一步,就是行李從安檢器上過,人從金屬探測門通過。金屬探測門的由來,也與一起空難有關。
1970年9月6日,一群巴勒斯坦恐怖分子計劃劫持四架飛往紐約和一架飛往倫敦的民航飛機。因為缺乏有效的金屬探測設備,恐怖分子們居然堂而皇之的把手榴彈和手槍揣在身上帶上了飛機。
飛機起飛后,恐怖分子成功用這些武器控制住了飛機,并成功的把其中三架飛機挾持到了約旦的道森機場。最終這三架飛機盡數被恐怖分子炸毀。不過萬幸的是,他們這次劫機的主要目的是和政府談判,所以機上310名乘客在飛機爆炸前被解救了下來。
在這起事件之后,機場全部開始啟用金屬探測門設備。
攜帶的液體不能超過100ml
至于為什么只能攜帶100ml的液體,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做過相應的解釋,因為100ml的原料就能完成一個炸彈的制作,所以必須對這個數字進行一個核心的限制。這里還要提醒一下大家,100ml指的是裝置液體容器的體積,不是液體的體積。
關于這個規定的背后不止一個故事,2006年,一群擁有英國國籍的伊斯蘭教徒計劃幾天后在他們攜帶的手提行李中放置炸藥,摧毀10架從英國飛往美國的航班。
他們在隱形眼鏡藥水的下半部分注射上液體炸藥,同時準備用一次性相機來攜帶引爆用的干電池。萬幸的是,這次恐怖襲擊在發生前幾天就被英國警察發現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中國也發生過類似案例,不過就沒有那么幸運了,2002年5月7日21時24分,北方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機在大連海域失事,機上103名乘客9名機組人員全部罹難。經過調查,這次空難是一起由于乘客點燃了某種易燃液體造成的破壞事件。
X光檢查托運行李
1985年6月23日,印度航空公司182號航班在從加拿大蒙特利爾飛往英國倫敦的途中突然從雷達上消失,在檢修設備后,地勤人員證實,確實是飛機在航行過程中,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2小時后,搜尋人員報告,在海上發現了該飛機的殘骸,機上329人全部遇難,無一人生還。經過調查,是某邪教的成員利用行李托運,人可以不用登機的安檢程序漏洞,將裝有炸彈的行李托運到了飛機上。
這次事故之后,航空公司加強了對托運行李的安全檢查。并且現在,乘客如果不在飛機上,托運行李是會被重新找出拿下飛機的。
禁止托運鋰電池
1974年3月3日,一架土耳其航空機身編號TC-JAV的DC-10客機由于貨艙出現爆炸導致結構破損,客艙失壓,機身解體。機上346人在這次事故中均無一幸存。
經過詳細調查,這次事故的成因正是一枚鋰電池。貨倉內具有特殊的環境,首先是溫度和氣壓的變化劇烈,同時行李放在貨倉隨著機身顛簸互相擠壓,而鋰電池本身含有不穩定的金屬元素,因此極易造成爆炸。自此以后,鋰電池被規定不能托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