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三峽的沿途都會在忠縣停靠,這里有著名的崖壁古建筑——石寶寨。寨樓依山而建,飛檐展翼,極為壯觀。閣樓共12層,通高56米。寨頂有古剎天子殿,臨巖筑墻、殿宇巍峨、蔚為奇觀,還有文物陳列室、鴨子洞和流米洞等。
石寶寨以奇特的建筑和許多有趣的傳說聞名于世。被列為“世界八大奇異建筑”之一。1979年對外開放以來,年接待中外游客近22萬人次,被中外旅客譽為“江上明珠”。
在云霧繚繞和綠樹掩映之中,在波光粼粼與碧波萬頃之上,它像一座孤城拔地而起,四壁如削,超然卓立,也像上天飄落的一方玉璽,巍巍然落腳于長江之中。
感悟 石寶寨“今生”
沐浴了千年的時光和塵埃,江心孤島石寶寨就像忠縣人的心靈標簽一樣,無論歲月如何變遷,始終都深深烙印在心里。它裹挾著歷史而來,以碼頭的身份,承載著萬千水上來客……而今的它,因為三峽工程,由一座“山寨”徹底變為了“水寨”。四面環水,臨水而立,原有的景觀雖不復存在,江中孤島依然不減風采。
走過搖搖晃晃的索橋,腳下的一浪一浪擊的不僅僅是江水,更是整座城市濃濃的情懷。
石寶寨并不大,由一架索橋連接了歷史和現代,雖然一橋之隔,但石寶寨并未沾染到過多現代化的氣息,依舊古色古香地存在。
寨子里的每一處木梯和石坎,都被歲月和人流打磨得光滑無比,穿斗式的木質結構,整個塔樓無一顆鐵釘,幾千年依舊完好無損。
依山而立的寨樓,無論多大風雨侵蝕,寨樓內部都干燥無比。除了防水設計得巧妙,石寶寨的每一個窗欞和檐角,都雕梁畫棟,古色古香。
它是長江之上獨一無二的盆景,也是巧奪天工的完美藝術品。
回望 石寶寨“前世”
石寶寨是一座拔地而起四壁如削的孤峰 清乾隆初年,借助架于石壁上的鐵索在山頂修建了一座寺廟,嘉慶年間又聘請能工巧匠研究如何取代鐵索上山,于是便依山取勢修建這座九層樓閣 從此,香客及游人可免攀援鐵索之苦,上樓直達山頂。
洪峰到來的時候,石寶寨在驚濤駭浪中巍然不動。攀鐵索上山或直接下船進寨,游玩之后也到場鎮食宿。枯水季節,露出水面的護坡與仰墻跟整個寨子相映成趣,將又是一番游玩情趣。這是幾百年來,石寶寨留給游人的不同玩法。
當三峽大壩水位還在135米時,石寶寨周圍全部是陸地。175水位時,環繞石寶寨腳下的石寶鎮已經隨著三峽水位的抬高永遠沉于水下,鑲嵌于煙波蕩漾長江之中的世界上最大水上盆景得以最完美展現。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