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藝術也是多種多樣的,而其中的雕像藝術是最生動最形象的藝術作品。在世界各地旅游,都會看到有大大小小的雕像,比如我們從小就熟知的自由女神,都知道是美國的代表。大家可以趁
國慶出境旅游去看看這些世界著名的雕像,但是大家對雕像的樣子熟記于心,大家知道這背后有什么故事嗎?
思想者 法國?巴黎
《思想者》是法國雕塑大師羅丹的雕塑名作,1880年,法國裝飾藝術博物館即將動工,法國政府委托羅丹為它的青銅大門做裝飾性的雕刻。羅丹決定以但丁的《神曲?地獄篇》為主題,創作一件表現人間地獄的雕塑。這座人體坐像本是羅丹的巨型雕塑《地獄之門》中的一部分,他高踞于地獄之門的門楣之上,在他的下方,是一組組在罪惡、苦難、絕望中掙扎的人像群雕。他俯身低頭,手撐著下巴,仿佛為眼前驚心動魄的慘景所震動,正陷于痛苦的沉思,《思想者》之名正是由此而來。但直到1917年羅丹帶著遺憾離開人世,并沒能完成《地獄之門》這組完整作品,卻留下了舉世聞名的思想者。
《思想者》從最初的石膏模型到青銅雕像,衍生出了多個版本的雕塑,時至今日,在巴黎博物館和羅丹美術館可以看到最原初的作品,在很多其它城市,你也有可能和這位沉思的思想者不期而遇。在今人看來,《思想者》仍然是一個思想者的形象,正如羅丹自己說的那樣,“他不僅用大腦、張大的鼻翼和緊閉的嘴唇思考,他還用胳膊、腿、背上的肌肉思考,用握緊的拳頭和緊張的腳趾思考。”
巴西基督像 巴西?里約熱內盧
這尊雕像位于巴西里約熱內盧基督山上,是全世界最知名的雕像。于1931年建成,站在里約熱內盧國家森林公園中高710米的科科瓦多山頂上,俯瞰著大西洋。從里約熱內盧市區的各個角度都可以看到它,伸開手臂的造型從遠處看就像一個十字架,再加上不時出現的云團漂浮在山頂讓雕像若隱若現,更顯得它神秘圣潔。
為了建造這尊雕像,當初先進行了多方設計比稿,最后,是來自法國的紀念碑雕刻家保羅?蘭多斯基贏得了比賽冠軍,他設計的“救世基督展開雙臂”的外形被最終認可。建造方面,雕像內部采用了鋼筋混凝土材質,以便更適合十字架形狀。外層材料采用滑石,這樣能抵抗惡劣天氣。為了運送這些材料到山頂,里約市還特意建造了科科瓦多山的上山鐵路。盡管如此,這尊雕像已經矗立了76年,經歷了不少修修補補,仔細看會發現耶穌全身的顏色并不一致。
無論何人,看到這尊雕像,都會立刻知道,這是里約。尤其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之后,大量的宣傳片和現場直播,讓這尊雕像的知名度又提升了許多。
大衛雕像 意大利?佛羅倫薩
大衛雕像作為全世界最著名的雕像之一、被視為西方美術史上最優秀的男性人體雕像,它在佛羅倫薩有三處,真品收藏在佛羅倫薩國立美術學院,另外兩處仿品,是在佛羅倫薩的市政廣場和米開朗基羅廣場。所以你去意大利旅行可能會很困惑,怎么在不只一個地方遇見了大衛呢?
米開朗基羅刀下的大衛是一個健與美的英雄形象,即將戰斗的狀態,左手扶著肩膀上的投石機,右手自然下垂握著石塊,臉上是仿佛正在搜索敵人的神情,細膩的肌肉線條和無比精準的解剖結構,令人無法不感嘆藝術家的精湛技藝。
自由女神像 美國?紐約
這尊雕像其實是法國政府送給美國政府慶祝美國獨立100周年的禮物。1869年,巴托爾迪就完成了自由女神像的草圖設計,1874年開始建造,歷時十年才徹底竣工。整座銅像以120噸的鋼鐵為骨架,80噸銅片為外皮,1884年贈送時,自由女神像被分裝了210箱運送到紐約港,但當時美國政府竟然沒想好把它放在哪里,后來才開始在紐約港奠基建造神像底座。兩年過后,1886年,75名工人在腳手架上將30萬只鉚釘和約100塊零件裝配在一起,自由女神像才終于正式和世人見面。自由女神像自1886年開始矗立在美國紐約市海港內的哈德遜河口附近,很多電影里那些上個世紀坐船去到美國的異鄉移民,在這個港口遠遠地就看到這尊雕像。
小美人魚 丹麥?哥本哈根
位于丹麥哥本哈根的小美人魚雕像,背后有個凄美的愛情故事,就是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這座銅像是由新嘉士伯啤酒公司的創始人卡爾雅格布森出資建造的。有一天,卡爾雅格布森在皇家劇院觀看首演的芭蕾舞劇《海的女兒》后,深受感動,產生了要為美人魚制作一座銅像的設想。他覺得安徒生的童話在藝術中已經有芭蕾舞、音樂及油畫的形式,惟獨缺少一座雕像。
小美人魚銅像1913年在丹麥哥本哈根市中心東北部的長堤公園落成,已經有104年的歷史,吸引了無數的游客,當地人都會說,“不看美人魚,不算到過哥本哈根。”從遠處看,這個人身魚尾的美女坐在一塊巨大的花崗石上,恬靜優雅怡然自得,走近銅像你會發現她憂傷的神情,聯想到童話故事的悲劇結局,讓人不免心生難過之情。
撒尿小孩 比利時?布魯塞爾
撒尿小孩又叫小于連,它是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市標,被稱為"布魯塞爾第一公民"。這尊雕像有將近四百年的歷史了,是比利時家喻戶曉的小英雄,撒尿小孩。關于小于連的故事在比利時民間有好幾個版本,其中流傳最廣的是,西班牙占領者撤離布魯塞爾時,打算用炸藥炸毀城市,他們點燃了通往市政廳地下火藥庫的導火索,幸虧小于連急中生智撒尿澆滅了導火線,使整個城市幸免于難,但他卻不幸中彈身亡。為了紀念這位小英雄,人們便創作了這尊雕像。
這樣的小故事,要是帶小孩的家庭去比利時旅行時講給他們,該是多么有意思啊。
推薦閱讀:
>>>北歐風光,童話世界,丹麥旅游魅力無法抵擋
>>>希臘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藍天白云和海島?